CIMS论文的天地

书法著作和作品邮购

《金中浩墨迹集》 

本书开本889×1194 1/16 共32页,印数2000册。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定价20元,2004年10月出版发行。观看封面封底
本书包括了很多金中浩先生近年和今年的书法精品,点击可查看本书中的部分扫描图片

著名书法家金中浩先生简介

金中浩先生近照

金中浩,1948年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 中国吴县。自幼在父亲(曾师从上海汪洵先生)教示下从唐碑入手,数十年精研书法,法乳魏晋,出入秦汉,真、草、隶、篆、诸体皆备,熔碑之凝重与帖之灵动于一炉,神清骨骏,且雅善篆刻。书法、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一届、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等重大展事。
作品多次赴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地展出并应邀赴日本、美国访问进行书法交流。书法作品在国内许多博物馆、纪念馆、名胜碑林有收藏、镌碑;作品和从艺传略刊人各种辞典和作品集达几十种;从事影视字幕设计工作二十余年,创作了300多部、集影视作品的字幕。主要有《开国大典》、《百色起义》、《重庆谈判》、《七·七事变》、《吉鸿昌》、《人到中年》、《谭嗣同》、《离开雷锋的日子》、《袁崇焕》等。鉴于上述成就,1989年获吉林省自学成才奖,1986年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1998年出版《金中浩书法集》。现任吉林省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兼吉林省篆刻、刻字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艺委会顾问、长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政协委员、白山印社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正高)。

 

部分媒体有关金中浩先生的部分报道

 

2014年7月28日《求是》杂志书画专刊的报道

坚质荡浩气 韵寓深情--记著名书法家金中浩
作者: 王华城

  公元198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电影《开国大典》在全国上映。序曲之后,伴着雄壮的音乐,“开国大典”4个红字如铜锻钢铸般横贯银幕,顶天立地,恢宏大气,蕴含着影片的神韵,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5年过去了,今天才知晓片头设计出于金中浩先生之手。当我了解了中浩对片头的创作过程、听完他对人生与书法艺术的感悟、欣赏过《金中浩书法集》,我被他那不平凡的经历、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坚强毅力、书法作品的感染力所打动

小阁楼墨海泛舟——前程万里

  不认识中浩的人,可能会认为他是朝鲜族,姓金,名中浩,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调入省城。身材魁梧,喜欢足球,逢场合也能喝上两盅酒——真挺像。其实不然。他祖籍江苏吴县,出生地为上海,他父亲是位儒商,喜爱书画、篆刻,曾拜沪上汪恂先生为师,研习书法,能写一手漂亮的魏碑,曾使年幼的中浩仰慕之至。
  中浩生于1948年,父亲取孟子《公孙丑上》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为他取名“中浩”。中浩6岁涉身墨海,在父亲金伯涛的教示下,从柳公权《玄秘塔》人手,循序渐进,初露天赋。初中时,专学《郑文公碑》。到了高中,师从姚青云先生(现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习魏碑。初学时,书写不得要领。姚先生不知原由,叹气说,你父亲给你交了学费,让你来学书法,你要是不用心,我也没办法。寥寥数语激发了中浩的上进心,一连几个星期天,他全神贯注地看先生的起笔落笔,细心琢磨,很快悟得其妙。第一学期结束了,先生对他的悟性和进步很满意,让他写“前程万里”四个字,装在镜框里,用来激励别的学生。
  1966年,正当他读高一期末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由于出身问题受到冲击,家也随之被抄。住房被勒令缩小面积,家具被变卖,书籍、字画被抄走或论斤卖给废品收购站。一夜之间,家境败落。
  “黑七类”子女不能出去串联,只好用“逍遥”来打发时光。他痛切地感到不能白白地浪费时光,应当学些有益于身心的本事。住房紧张,父亲设法在四楼到五楼阳台的楼梯边搭起一个小阁楼,大约两平方米,放上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就成了中浩习文舞墨的“育心斋”了。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凡能借到和交换来的“漏网”的中外文学名著和理论书籍他都感兴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一古脑儿地看得入迷,其中《红楼梦》他读了3遍,津津有味地作了大量笔记。除了自学文学、历史和哲学,他还自学绘画、篆刻、书法。当时家境贫寒,父亲只拿每月人均11元的生活费,中浩的生活费是由其三姐来承担的。他常节衣缩食,用步行省下的交通费来购买笔墨纸砚,苦苦追求他心目中圣洁的艺术。当时上海正流行“新魏体”,他找来字帖,稍加变化就能上手,并写得不俗。造反派同学看中浩的字非同一般,就让他帮忙抄写大字报,刷大标语以壮声势。中浩把这当做练笔的好机会。他挥毫泼墨,在四张大白纸上写一个大字,有时登梯子爬高,悬肘转腕在高空“作业”,在实战中锻炼了臂力、笔力和胆识。
  1969年乍暖还寒季节,他顺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前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插队落户”。临行前他想起了姚先生让他写的“前程万里”,他想:或许我的前程就在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吧?

长白山下筑“城墙”——博采众长


  安图县地处长白山脉的高寒山区,中浩被分配到松江公社的一个朝鲜族生产队。社员居住的是茅草屋,知青们分头住在老乡家里,睡土炕。农村原始而贫困的生活,艰苦的劳作,对这位刚从上海来的“文弱书生”实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入冬前,集体户的宿舍终于盖好了,没有玻璃,就把塑料布钉在窗户上御寒。北风呼啸着,屋里像冰窑,早晨起来眉毛、被头都是霜。中浩回忆道:第二年才是最艰苦的,因为没有了国拨的口粮,每天吃苞米糊糊。也没有菜,从上海返回安图,途经锦州时买的一瓶酱菜,每顿只能吃两小条儿。这瓶酱菜整整吃了半年……
  艰苦的环境并未使他悲观颓废,他以乐观豁达的心境面对逆境,以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所写的诗句:“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为座右铭,每天坚持跑步,用冷水擦身。劳累了一天,别人倒在炕上就睡,他点上昏暗的油灯,一面驱赶蚊虫跳蚤的骚扰,一面苦练他酷爱的书法。没有桌子、凳子,他就趴在土炕边的小木箱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笔耕不辍。
  197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暂借到公社“五·七”办公室帮助筹备一个会议。到了公社机关,他写奖状、写大标语、起草发言稿、刻蜡纸……样样都在行。公社党委书记当即拍板:留在“五·七”办公室,享受“以农代干”待遇。
  1971年秋天,中浩又意外地被安排到安图县电影管理站任宣传员。他经常跟放映队翻山越岭,一天换一个放映点,吃百家饭,睡千家炕;一旦住招待所、旅馆,他就不失时机地从提包里掏出笔墨纸砚和字贴,坚持临池。1973年10月,中浩的书法第一次在全省美术展览中展出。
  墨海浩瀚无涯。他借回沪探亲的机会在苏州、上海拜访了仰慕多年的方去疾、费新我、赵冷月、张寒月、矫毅等书法篆刻名家,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他们求教。
  名师指教,茅塞顿开。其中一位长者寓意深长的比喻令中浩至今难忘。长者说:“苏州城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塔,另一样是城墙。学书好有一比,有人专学某一人,某一路,可能在这方面有较高造诣,像拔地而起的塔,然而向高处发展终会受限;有人则多方涉猎,广泛吸取传统中的精华,融汇诸家之长,博学广取,像连绵不断的城墙,博大雄深,终能自立门户,卓然成家。”
“我当然不想造塔,而是要造城墙。”他果断地作出了抉择,并开始了修筑“城墙”的宏伟工程。
  长白山下的7年,在艰苦的农村和工作实践中,他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从这所“社会大学”毕业了。1976年,中浩调入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字幕组。电影摇篮作“大学”——墨粢寒窗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的电影摇篮。对中浩来说,那是一所艺术大学。
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得天独厚的艺术世界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他设想有一天中国有了书法大学会是什么样?他按想象给自己设定了课程,开始读他的“书法大学”。他给自己拉出一张长长的中国历代优秀碑帖的单子,一种一种地临习。
  他每天早早上班临池,一个半小时后进人工作。午休前把临写的字背临一遍,经校对后作订正,晚上再背临一遍,直到烂熟于心。然后他就搞创作练习,力求形神兼备。其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法理论书籍。这是他“书法大学”课程中的书法理论课。
  他还给自己开了篆刻课,也是自定教材,每天临刻两到三方秦汉印,而后又习明清流派印,同时自学古文字学。1979年冬,时逢吉林大学一位古文字学教授要整理出版《说文释要》,文中有小篆、甲骨文、金文,要靠具有相当书法功力和文字功力的人用小楷手抄影印。经人推荐由中浩担纲此任。抄写中他经常向老教授请教。寒来暑往,三四年的时间,抄了8卷,近二十万字,奠定了他的古文字学基础。
  在长影这所艺术大学他边学边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做着各种融汇、化合的尝试。他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再学习,淘漉、突破、贯通、拓展,一路勇猛精进。他的“城墙”在不断延伸。他对自己风格的定位、走向和打造也明晰起来。他从秦汉到魏晋的碑版、墨迹中感受着华夏的泱泱古风、铮铮铁骨,追求着民族美学中的魂魄和精髓:恢宏宽厚、浑穆端庄、质朴中和、刚劲坚实、悲壮苍凉……
  中浩在长影工作二十余年,设计创作了三百余部、集各类影视片头,主要有《开国大典》、《百色起义》、《重庆谈判》、《七·七事变》、《人到中年》、《16号病房》、《末代皇后》、《谭嗣同》、《吉鸿昌》、《保密局的枪声》、《铁人》、《雾、海、帆》等等,蔚为大观,美不胜收。

书画院艺海龙门 ——名溢书坛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浩被调入吉林省书画院任副院长,激动之余,也颇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
1998年10月, 中浩进入“知天命”年龄,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金中浩书法集》。2000年他举办了个人书法展,按国际通用方式,在画廊展出,公开标价。作品展示亦可出售,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按市场规律运作的个人书法展览。这次展览反响颇大,40件作品售出80%。他的作品在市场面前经受住了考验,获得了成功,报纸、电视都作了报道。
  中浩先生从事书艺已有四十余年,那么,谈起他的艺术风格,中外同行们怎么看?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段成桂先生读完《金中浩书法集》曰:金先生之书法追摹古迹之勤、积学之深,以及知见之博,相互融贯,更益以天资静穆、悟性圆明,所作真草隶篆,无不精妙。
全日本书道联盟代表团赴长春交流,一位中国书法通见到《金中浩书法集》后,颇感意外道:“功力深厚,面貌多变,像这样的书法集不多见!。”
  书坛中人论书道,不外乎“苍、雄、深、秀”,论书品不外乎“神、能、逸、妙”。而中浩的书法有其独’特的个性:一是碑和帖的融合。中浩在创作中将碑的凝重和帖的灵动成功地融合,展示出庙堂之风骨和林泉之空灵。二是南北文化的融合。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金先生生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南国的风情;20岁只身来到塞外北国,几经磨砺,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活的历练,铸就了刚柔相济的气质。三是传统与现代
的融合。他以传统做根基,用现代意 识参与变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完美,字与才情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中浩常说,字由心生,胸中有,笔下才能有。
  中浩的书法篆刻作品参加了“国 际书展”,“现代国际临书大展”,全国第一、二、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一、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大展等国内外重大展事、赛事,荣获了难以计数的银奖、金奖和特等奖。其作品还被毛主席纪念堂及军事博物馆收藏。
中浩已步人知天命的年纪,正值创作的成熟期和高产期。愿中浩在原有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取精用宏、开拓登攀,让“坚质浩气、高韵深情”物化在作品之中,在不懈的追求中完善和超越自己,创作出更多的传世之作。(完)

摘录于《夕阳红》2004年10月第10页-13页



 


《金中浩书法展览》首发式将举行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09:54 新华网

  由省书画院主办、长春书画社承办的《金中浩书法展览》将于9月30日至10月9日在长春书画社文德力画廊举行。此次书法展将展出金中浩2000年以来创作的书法作品40件。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中浩墨迹集》首发式也将同时举行。展览期间,长春书画社还将举办作者签名售书活动,并举办由金中浩先生主讲的书法艺术讲座。

  现任省书画院副院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白山印社社长、一级美术师的金中浩祖籍江苏,1948年出生于上海市,自幼在父亲的教示下从唐碑入手,数十年精研书法,法乳魏晋,出入秦汉,真、草、隶诸体皆备,溶碑之凝重、帖之灵动于一炉,字体神清骨骏,气雄力遒,且精擅篆刻。

  金中浩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事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其作品被国内许多单位收藏和镌碑。他至今已从事影视字幕设计20余年,创作了300多部(集)影视字幕,如为人所熟知的《开国大典》、《百色起义》、《重庆谈判》、《七·七事变》、《人到中年》等影片的字幕,都出自金中浩之手。1985年,金中浩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1989年,他获得省自学成才奖;1998年,《金中浩书法集》出版面世。

  2000年,金中浩按照国际通用的画廊展览机制和规则对书法作品进入市场作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时隔四年,更加成熟的《金中浩书法展览》又与广大观众见面了。相比他以往的作品,作品的幅面更大,字数更多,从正文到题跋都能令人感受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意图,作品也更加耐人寻味,让观者有更多更大的想象空间。

  多年以来,金中浩一直走着一条“雅俗共赏”的艺术道路。他非常欣赏欧阳中石先生的话———现代人太注重张扬个性,缺少的恰恰是对社会性的一些东西的继承。社会化程度愈高,对个性的东西继承得越多越好的人,他的个性的张扬才越可爱。所以,他对自己书法风格的定位是:既注重塑造、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又兼顾和控制在大多数人可以欣赏和接受的程度;既注重继承古代的优秀传统,又注意吸收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心理诉求;既抓住北方书圣郑伯昭的凝重、劲健、端庄、宽博,又吸收南方书圣王羲之的典雅、蕴藉、婉丽、飞动;既保持雄浑豪迈、恢宏大气的总体格调,又善于变化出多种风貌……正如一位专家所评点的那样:金中浩的成功之处来源于他的博学笃行、慎思善取。(记者龚保华)(来源:吉林日报)http://news.sina.com.cn/o/2004-09-29/09543799235s.shtml


吉林日报:笔力沉雄 神采飞扬

新华网吉林频道 ( 2004-10-01 09:20:15 ) 来源:吉林日报

欣赏金中浩的书法,听金中浩的谈话,就会想起“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的句子。金中浩祖籍苏州,出生沪上,自幼在其父教示下学习书法(其父曾受业于沪上汪洵先生),1969年“插队落户”到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下艰苦的生活与劳作没有使他割舍书法爱好。

时过七年,“翰墨缘”成全他进入长影字幕组。从此,金中浩成了一位职业书法家,在书法上崭露头角,渐成重镇,直至自张一帜。金中浩的书法,以碑为本,用笔凝重浑厚,沉雄劲健,结体端庄严谨,宽博洞达,充溢着阳刚之气。他又善于吸收“二王”俊逸潇洒的韵味,在整体章法上融会碑帖的长处而加以个性化发挥,使雄强沉酣中杂以空灵飞动,铿锵的金石味中飘荡着缕缕清新的林泉气息。

人们会发现,正是他独特的人生经历,铸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独特之处,在于培育之的,既有江南水乡的父亲,又有东北黑土地的乡亲,使他有关东大汉的粗犷豪迈,又有江南才子的聪慧精明。就是本人形象,也是身材魁梧,质朴厚道,然做事精细,言论倜傥,一副“南人北相”,融合了人间的雄强和灵秀之气。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外壮如骏马,内秀似杏花,始信不妄。宝塔·城墙年轻时,金中浩每日勤学苦练,沉溺翰墨,利用每年一度的回沪探亲,在苏沪一带拜访方去疾、费新我、赵冷月、张寒月等书法篆刻名家,请求点拨。

有一次,其父的一位朋友对他说:“苏州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塔,另一样是城墙。学书好有一比,有人专学某一人某一路,可能在这方面有较高造诣,像拔地而起的塔,然而向高处发展终会受限。有人则多方涉猎,广泛吸取传统中的精华,融会诸家之长,博学广取,像连绵不断的城墙,博大精深,终能自立门户,卓然成家。”这次谈话,使金中浩定下了自己发展方略:不造宝塔,力造城墙。然而,“修筑城墙”的工程何其浩大,金中浩开始一块一块地“垒砖”。他为自己设定课程,拉出一长串历代书法名作目录,从唐碑写到魏碑,从汉碑写到小篆、金文;从二王到唐宋直到明清、民国大家的墨迹。他每年临十几种碑帖,每天临写一段,几番对临,几番背临,再作订正,直到烂熟于心。临完一种再做创作练习,同时自学书法理论。如此经年累月,一路勇猛精进,“城墙”不断地增高延伸。

他的真书以唐碑为基,进而魏碑,从《郑文公碑》用功最多,获益良多。而后又在二王、黄、米、王铎等身上吸取帖学的流美潇洒的韵致。浸而淫之,酝而酿之,神而明之,终于学遍百家自成一家。36岁时,他便成为中国书协理事。近些年来作品屡屡在国内外的重大赛事中获奖。1998年出版了《金中浩书法集》。银幕·书坛

1997年,金中浩从长春电影制片厂字幕车间主任的岗位调任吉林省书画院副院长,从一个高级电影字幕美术设计师成为了专业书法家。金中浩在长影工作了二十余年,设计制作了三百多部、集的影视剧字幕。职业使他具备了良好的艺术素质,因为影视字幕是实用性、工艺性书法,其一要“雅俗共赏”,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能接受和叫好;其二要能多变、善变,要根据影片不同的风格设计出各种格调、意趣的享体供选择,并要有准确的分寸感;其三要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字幕转瞬即逝,想给人以难忘印象,须有情感、情绪的参与,要有符合现代审美的意味。

写电影字幕是用毛笔蘸白广告色在玻璃上写字,毛笔顿时像豆腐脑般绵软,玻璃溜滑且不吸水,控笔难度极大。

如此20多年,中浩练就了高超的用笔技巧。

用笔如锥,能在冰面上自如舞蹈,形成了带有他鲜明个性的质坚气雄、厚重清劲的笔法。“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金中浩的书法已经达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艺术境界。而这种境界是碑之雄强和帖之秀润的融合,是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是南北两种地域文化的融合。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书法技艺、审美理念到思维以至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是建立在几十年影视艺术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在总体风格下又善于变化出多种风貌,做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于字体、结体、章法、形式感、格调、情绪参与的尺度等诸多要素的把握是精准超凡的,在书坛上和进入市场的进程中难怪受到人们的赞叹和肯定。(吴溪)

http://www.jl.xinhuanet.com/news/2004-10/01/content_2967483.htm


金中浩:挥毫中得心源?运笔浩然正气


著名书法家金中浩部分书法作品欣赏

需要邮购本书或者购买书法作品的网友请根据如下步骤进行:

1、来信联系汇款事宜,E-maml:e-mail,来信主题中必须注明“邮购书法专著”或“邮购书法作品”字样。

2、购买《金中浩墨迹集》通过邮局汇款30元人民币,国外为30美元,含邮费。购买书法作品的,参考价格如下:
四尺之内,内容随意,每件800元; 四尺横批(字数稍多) 每件1000元; 六尺横批(字数稍多) 每件1500元; 六尺以上另议,点文书写,加收50%,市招每字500元。 篆刻作品:印材自备,每字200元。

3、接到汇款后寄出图书,同时发电子邮件进行通知。

 

 

返回首页 | 更多学术资源 | 其他论文 | 站内全文搜索 | 免费论文网站大全 | 免费科技学术科研网址大全 |

 

line.gif (4535 字节)

为了更好的为大家服务,欢迎您参加本站的投票调查

本站永久域名:http://www.cimspaper.com欢迎访问

注意:本站内容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contents copyright 2000-2019
本站自2000年3月总网页访问量为